第(2/3)页 眼见要哥讲的如此直接, 雷官泰赶紧进入正题, “要哥,我已经跟玉记谈好了。” 这是当时港人的习惯性称呼, 往往以点名来称呼对方, 比如说玉记船厂, 那就以玉记称呼对方, 大家也都能接受, “5万块。” “全部打包。” 这价格不高不低, 对于双方来讲都能接受, “可以。” 雷官泰问道, “哥,那明天我们一起过去签字画押。” “你是航运部的负责人,到时候你去就行了。” 玉记设在筲箕湾, 规模很小, 目前的业务是修葺船只、清理船底、船身的蚝壳等堆积物, 哪里需要高要亲自出马? 雷官泰挠头, “好吧。” “晚上等阿母回来后,我跟她讲下,让那边的艇仔要是有修葺船只什么要求的就放我们这边。” 高要发笑, 修葺值几个钱? 贸易, 也只有盈利高、赚钱快的贸易, 才是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。 “这阵子你得多辛苦。” 高要说道, “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搞航运。” “船厂只是个办公的地方。”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 现在港岛的写字楼非常走俏, 想租到合心意的非常难, 高要已经起意进入地产界, 便发狠要给自己先建一个总部, 索性就难得找了。 “我知。” 雷官泰赶忙说道, “我看了报纸,这几天金钟海军船坞和中环毕打行都有拍卖船只的公告。” “都是上千吨的。” “要哥。” 雷官泰沉吟下说道, “就是…这些船都是旧船,比较耗油。” “无妨。” 高要记得很清楚, 后世的几大船王专门捡二手船用, 图的就是一个便宜。 至于多耗的油在当前低廉的人力以及油价前又算什么? “老美那边的报纸也看下。” 高要也不是什么都记得, 不过他依稀记得老美好像在处理二战时期的轮船, 这些船都是在40年代初应国防部运载军队军人的特需而匆忙建造的,设施简陋, 对其的要求是能走即可。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, 养尊处优的老美船员根本不愿在如此破陋不堪的船上工作。 没办法的美方准备将之当废铁处理, 遗憾的是, 西方那边没人要, 而东方这边似乎也不知道这个情况, 这中间就存在了一个信息差。 这些船上的设施实在是太过简陋, 第(2/3)页